欢迎访问《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官方网站!

2011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6-25
  

  • 全选
    |
    临床研究
  • 李施泉,陈彤,陈宇翔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37-139.
    摘要 ( ) PDF全文 (849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急性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以及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64例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最终划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组(36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组(28例)。比较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同时测定入院时明确诊断的120例心功能不全 (按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Ⅰ、Ⅱ、Ⅲ、Ⅳ级)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BNP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BNP水平较肺源性组显著升高(P<0.001),心功能不全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YHAⅠ级时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Ⅰ、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1)。结果显示,测定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可判别病因是心源性或肺源性。随着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加重,血浆BNP浓度增加,血浆BNP的浓度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 酆孟洁,邱晨,史菲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40-142.
    摘要 ( ) PDF全文 (783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对肺部感染患者130例行G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病原学诊断结果相比较,计算G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表明: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为76.5%(13/17), 特异性为80.7%(88/109),阳性预测值为38.2%(13/34), 阴性预测值为95.7%(88/92), 准确性为80.2%(101/126)。G试验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技术, 对排除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有较高的价值,结合其它指标有可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林敏,农天雷,刘大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769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检测胰酶悬液消化痰液中的五项肺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使用胰酶悬液对肺癌、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痰标本消化,检测五项肿瘤标志物。结果表明:用pH8的6%胰酶消化痰液,并不影响五项肿瘤标志物测定;肺癌组患者血清和痰液CEA、CA125、CA15-3、CA211和NSE含量高于良性病变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液CEA、CA125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检测痰液CEA、CA125、CA15-3、CA211及NSE含量对诊断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若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将有助于对尚未确诊肺癌患者的进一步诊断。
  • 付吕平,刘卫红,冯巧荣,张晓瑞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46-147.
    摘要 ( ) PDF全文 (810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采用CT引导下肿瘤内植入125I粒子, 3 天后行长春瑞滨 (NVB)和 顺铂(DDP)静脉化疗,于2、4、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CR, PR, SD, PD)。结果表明 125I粒子联合化疗组的有效率 (CR+PR) 分别为82.8%,90.6%,93.7%;单纯化疗组分别为44.3%,48.6%,52.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NSCLC行125I粒子联合化疗具有协同作用,有利于短期内减轻肿瘤负荷,提高肿瘤疗效。
  • 南京柱,李娟,李秀娟,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48-150.
    摘要 ( ) PDF全文 (838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罗氏全自动免疫分析仪E170与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代谢性疾病患者、11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F和相关生化指标,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组的SF水平显著高于代谢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P<0.01),代谢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S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组SF与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载脂蛋白AI(Apo AI)、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唾液酸(SA)的相关性较显著(P<0.01);代谢性疾病组SF与Apo AI的相关性较显著(P<0.01)。血清铁蛋白在心脑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心脑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王卫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51-152.
    摘要 ( ) PDF全文 (770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采用德灵BNP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测定45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与 41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血清同型半胱氨水平明显升高。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之一。
  • 李佳,齐军,高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53-155.
    摘要 ( ) PDF全文 (785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介入治疗短期内对肝癌患者血管形成及肝功能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VEGF的水平。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浆VE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肝功能指标介入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和总胆汁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介入治疗在短期内抑制了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限制了肿瘤组织中血管的形成,但对患者肝脏实质细胞和合成、排泄等功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 郑辉,周春艳,姜菊,罗丽颖,黄艳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56-157.
    摘要 ( ) PDF全文 (772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白血病患者脾脏超声声像图改变与白血病的类型、病程长短及贫血程度的相关性,回顾分析了2006年12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白血病的158例患者脾脏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脾脏的大小与血红蛋白的高低不存在相关性(P>0.0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其他类型的白血病之间脾脏的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白血病患者脾脏声像图的改变,与白血病的类型及其病情发展程度有关,可提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
  • 余琦,杨江辉,李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58-159.
    摘要 ( ) PDF全文 (756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经B超引导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对淋巴结结核(TB)的诊断价值。在B超引导下对淋巴结进行FNAC,以鉴别淋巴结结核。FNAC诊断淋巴结肉芽肿及反应性增生病变80例,4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FNAC诊断结核36例,肉芽肿性淋巴结炎2例,反应性增生3例。结论:经B超引导FNAC是淋巴结结核病理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以通过活检或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方法解决。
  • 童红莉,李娟,温新宇,田亚平,向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60-161.
    摘要 ( ) PDF全文 (772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SCC、CA125、CA15-3和CA19-9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检测了31例宫颈癌患者、22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术前及53名正常对照者上述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显示,宫颈癌组血清SCC、CA125和CA15-3水平显著高于宫颈良性病变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5)。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中,单项检测宫颈癌的灵敏度以SCC最高(41.9%)。血清CA125与SCC联检可将宫颈癌检测的灵敏度提高到58.1%,特异性为72.0%,对宫颈癌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爱敏,张鹏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62-164.
    摘要 ( ) PDF全文 (786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测定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意义。选择85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感染组55例,非感染对照组30例。在拟诊感染的第一天,抽静脉血做血培养,同时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色谱法(PCT-Q)检测血清PCT浓度。并根据PCT结果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动态监测PCT水平,观察3~7天的疗效。结果显示,血清PCT浓度在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PCT-Q 检测,PCT>0.5ng/mL可早期预测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其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96.7%。对PCT阳性患者使用适当抗生素治疗3~7天后,PCT转为正常(<0.5ng/mL)。PCT-Q法较普通血培养法灵敏( P<0.01),对ICU危重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抗生素治疗有指导意义。
  • 张委,谭雅楠,郭建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65-167.
    摘要 ( ) PDF全文 (782KB) ( ) 可视化 收藏
    了解女子举重运动员血脂情况,为提高运动员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以国家女子举重集训队为对象,连续6年的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检测调查。结果表明:女子举重运动员高血脂症发生率为23.1%~32.5%, 主要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75+Kg级别组运动员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在33%~100%。高甘油三酯血症运动员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高于正常运动员的1至2.5倍。高胆固醇血症运动员较正常运动员血总胆固醇浓度高27.6%至45.4%。建议关注女子举重运动员血脂问题,重视饮食干预和增加有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健康水平。
  • 岳燕,颜虹,宋新,鲁辛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68-170.
    摘要 ( ) PDF全文 (841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慢性过敏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分布的临床特征及检测意义。用酶联免疫方法对北京地区1617例慢性过敏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并对其中100例检测阳性者进行IgE抗体检测,随后对检出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539例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并随访3个月。1617例患者中1407例对1~6 种不等的食物特异性IgG升高,阳性率为87.0%。100例IgG阳性患者中IgE阳性率为12%。饮食调整治疗有效率为80.6%。实验表明,食物不耐受可能是某些慢性过敏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食物不耐受IgG抗体与IgE抗体无相关性;随访发现,根据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调整饮食可明显改善预后。
  • 陈华,李永兴,李健,张华,项明洁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71-173.
    摘要 ( ) PDF全文 (830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采用ELISA法半定量检测5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IgG抗体。结果显示,5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有43例食物不耐受IgG抗体呈阳性反应,以鸡蛋、牛奶、蟹的致敏性最高;14种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牛奶(40.4%)、小麦(3.5%)、牛肉(7.0%)、鸡肉(1.8%)、鳕鱼(14.0%)、玉米(14.0%)、蟹(35.1%)、鸡蛋(38.6%)、蘑菇(5.3%)、猪肉(1.8%)、大米(1.8%)、虾(28.1%)、大豆(14.0%)、西红柿(3.5%)。结论: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在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 蔡鹃,何健,涂文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74-178.
    摘要 ( ) PDF全文 (800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个人生活方式、运动量、环境因素和成年人粘膜免疫的关系。共有工作环境相似的30位男性和33位女性参与此项研究。使用标准问卷调查个人的生活习惯、个体运动量、所处环境中空气污染的状况及上呼吸道感染(URTI)的频率。通过吐唾沫法采集静息状态下的混合唾液,用于测定唾液体积、唾液分泌率、sIgA浓度、sIgA分泌率。男性的唾液体积、唾液分泌率和sIgA分泌率高于女性,P值分别为0.023、0.023和0.033;低运动量组的唾液体积、唾液分泌率、sIgA含量低于中运动量和高运动量组;口腔清洁分数≥6组的sIgA分泌率高于分数<6组,P值为0.05;抑郁组URTI发病率及症状持续时间高于正常组,P值分别为0.035和0.016;饮食荤素均衡组的唾液sIgA含量、sIgA分泌率明显高于非均衡组,P值为别0.02和0.0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显示,sIgA分泌率与唾液体积、sIgA含量、饮食习惯、休闲运动量和总运动量相关。被动吸烟和室内空气质量对粘膜免疫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中等程度的运动量可以明显地促进粘膜免疫功能,口腔卫生习惯、抑郁焦虑及饮食习惯均会对粘膜免疫状态产生明显影响。
  • 基础研究
  • 安社刚,卢新明,杨来智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79-181.
    摘要 ( ) PDF全文 (773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多厂家抗-HCV ELISA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选用4个国产厂家和2个进口厂家试剂对175份样品进行抗-HCV检测,并对其中17份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品和1份6个厂家试剂检测均为弱阳性的样品用抗-HCV ELISA分片段试剂进行检测,用SPSS13.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6个厂家试剂对175份标本的检测结果,同为阴性85份,同为阳性38份,有52份样品检测结果不一致。18份结果不一致的样本用分片段试剂测定的结果为:Ⅰ试剂的假阴性率为75.00%(9/12);Ⅱ试剂的假阴性率为25.00%(3/12);Ⅲ试剂的假阴性率为66.67%(8/12);Ⅳ试剂的假阴性率为33.33%(4/12);Ⅴ试剂的假阴性率为58.33%(7/12);Ⅵ试剂的假阴性率为33.33%(4/12)。采用II+V的组合实验检测假阴性率为8.33%(1/12),有很明显的降低。结论:试剂盒包被抗原成份的差异可能是检测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选择包被抗原成份互补的试剂盒分别进行初筛和复检实验是减少假阴性结果,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手段。
  • 王艳君,李永生,高秀峰,杨全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82-185.
    摘要 ( ) PDF全文 (935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索了以Cy5(吲哚-5-菁)作为荧光标记物的DNA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以荧光毛细分析法(fluorescence capillary analysis, FCA) 为基础,在毛细管内壁通过poly-l-lysine将20-mer-ss DNA探针固定, 制成DNA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DNA fluorescence capillary biosensor, DNA-FCB),DNA-FCB吸入含Cy5标记的靶DNA液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产物的荧光强度,实现对靶DNA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样品用量5μL, Cy5标记的靶DNA浓度在0.2~1.2μmol/L (2.4~24mg/L)范围内和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129.61X+21.233,r=0.9970);RSD<3.5%;检出限为0.18μmol/L。结论: 以Cy5作为荧光标记物的DNA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能达到定量检测靶DNA的目的。该方法操作简便, 试样、试剂用量少, 毛细管及DNA-FCB可循环使用, 测定成本极低, 能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 方法研究
  • 张雪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86-187.
    摘要 ( ) PDF全文 (775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U2DOT Read Meter金标定量检测仪对β-HCG检测的准确度。用U2DOT Read Meter金标定量检测仪与SYM-B10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测定103例妇科患者血清β-HCG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观察其准确度。结果表明两种仪器的β-HCG阳性检出均为70例:异位妊娠11例、葡萄胎3例、早孕35例、子宫出血原因待查21例。U2DOT Read Meter的β-HCG阳性检测分布值分别为异位妊娠:7860mlU/mL,葡萄胎:13850mIU/mL,早孕:10600 mlU/mL,子宫出血待查:1280mlU/mL。SYM-B10的β-HCG阳性检测分布值分别为异位妊娠:7660mlU/mL,葡萄胎:13580mIU/mL,早孕:11200 mlU/mL,子宫出血待查:1100mlU/mL。U2DOT Read Meter量程范围宽、快速、能满足临床快速诊断及治疗的需要,与SYM-B10检测β-HCG具有一致的吻合性与准确度。
  • 聂志扬,肖飞,郭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88-191.
    摘要 ( ) PDF全文 (808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建立基于核酸酶传感器(铅离子特异性DNA酶)的血铅检测体系。将全血标本依次经Triton X-100、蛋白酶K、稀硝酸及三氯乙酸处理,校正酸碱度后与核酸酶传感器混合进样,读取荧光增长速率进行定量检测。以标准铅溶液制作标准曲线,测定血铅标准物质以评价精密度及回收率。结果显示,线性范围良好(0~2000nmol/L,R2 = 0.9988),方法检出限(LOD)9.44nmol/L。血铅标准物质检测的准确度及精密度良好(RSD分别为4.99%和1.35%),方法回收率90.7 %~95.8%。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新型核酸酶传感器测定血铅的样本前处理方法及检测体系,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血铅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 研究报告
  • 刘婷婷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92-193.
    摘要 ( ) PDF全文 (819KB) ( ) 可视化 收藏
  • 许文龙,张国祥,王红旗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93-194.
    摘要 ( ) PDF全文 (820KB) ( ) 可视化 收藏
  •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95-196.
    摘要 ( ) PDF全文 (761KB) ( ) 可视化 收藏
  • 陈兵月,张文艺,王东侠,曹军,姜琪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96-197.
    摘要 ( ) PDF全文 (779KB)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明,额尔敦,孟和宝力高,陈志英,高智文,兰旭青,王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98-199.
    摘要 ( ) PDF全文 (760KB) ( ) 可视化 收藏
  • 陈森良,周琼,李三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199-200.
    摘要 ( ) PDF全文 (762KB)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孙琳,申阿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201-206.
    摘要 ( ) PDF全文 (1069KB) ( ) 可视化 收藏
  • 潘阳,王露楠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207-209.
    摘要 ( ) PDF全文 (786KB) ( ) 可视化 收藏
  • 邓燕,商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210-212.
    摘要 ( ) PDF全文 (770KB) ( ) 可视化 收藏
  • 质量管理
  • 董劲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 18(3): 213-216.
    摘要 ( ) PDF全文 (776KB) ( ) 可视化 收藏
    过敏性疾病是患者吸入或摄入含有致敏成分的物质(称为过敏原或变应原,allergen)后触发机体的B细胞产生过量的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当IgE抗体在体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与过敏原交联结合到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上的高亲和受体FcεR1上,导致FcεR1聚集,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肥大细胞在活化过程中脱颗粒并释放储存在细胞浆颗粒里的炎性介质组胺,与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合成的白三烯、免疫反应性前列腺素和IL-4、IL-5等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引发过敏反应(或称变态反应)的疾病症状,如过敏性哮喘、枯草热、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过敏性皮炎、结膜炎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等。